韭菜疫病的防治技术有哪些?

2025-03-03 09:20

防治方法:选优良的品种,保证有一定的抗病性,选好地后做好整地工作,对土壤进行暴晒消毒;在种植过程中做好韭菜根部保护,夏季做好浇水工作。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采用科学的农业培管措施,增强长势,提高抗性;同时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抑制条件,减轻危害程度。这是最经济、最基础的防治措施。

发病特征:染病初期,叶片逐渐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随时间推移扩大。

发病特点:疫病以孢子形态通过土壤、风、水等传播感染。

具体防治措施:

1.轮作:栽培地、育苗地应选择3年内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

2.平整土地:及时整修排涝系统,大雨后畦内不积水,消灭涝洼坑。

3.培育健壮植株:栽苗时选壮苗,剔除病苗,注意养根,勿过多收获,收割后追肥,入夏后控制灌水。

4.束叶:入夏降雨前摘去下层黄叶,将绿叶向上拢起,用马蔺草松松捆扎,避免韭叶接触地面,促进通风,防止病害发生。

5.轮作换茬:避免连年种植。

6.田间管理:小水勤灌,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有机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

7.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干枯病叶,带出室外,减少菌源。

8.加强管理:室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时,选晴朗无风的中午掀起背风面塑料薄膜透风3小时,降低温湿度。

9.移栽管理:移栽前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7500kg,栽后及时浇水和追肥,每次收割后追肥1―2次。3年以上植株需及时剔根、培土,防止徒长和倒伏。

10.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喷药,发病较重时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选用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稀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2%甲霜灵锰锌500倍液等喷雾,隔7天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病情蔓延。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