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1.实行轮作,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5年以上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如希望、好彩、总统、铁球58、60等。3.春甘蓝要适时早播种,避开高温季节;秋甘蓝育苗时要选无病土育苗。4.耕地时对农机具进行消毒处理,平整土地,避免田间积水。5.起垄栽培,采用喷灌或滴灌,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必要时喷淋或浇灌12.5%增效多菌灵可溶剂200~3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或30%苯噻氰乳油1000~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甘蓝枯萎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合理轮作、播种前进行种子和土壤杀菌处理、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及在发病初期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甘蓝枯萎病属土传病害,在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受害植株一般在定植后14~28天表现出明显症状,通常在植株的一侧发病较重,下部老叶首先变黄、萎蔫、掉叶,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植株维管束组织变褐、阻塞,最终导致整株死亡。病情发展与温度密切相关,在26~30℃的温热土壤中可造成感病品种大面积迅速死亡,病原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逐年积累。传统农业防治手段如种子处理、轮作、清除田间病残体等收效甚微,药剂防治成本高且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