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特点是什么

2025-03-03 12:29

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为发病高峰期,主要通过节肢动物和吸血昆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针头、器械或血液传给胎儿。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温暖的夏季,尤其是高温高湿天气,冬季相对较少。最早见于广东、广西、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后逐渐蔓延至河南、山东、河北、新疆和东北地区。

传播途径包括吸血昆虫(如蚊虫、吸血蝇、猪虱)叮咬,猪只相互斗殴、舔食断尾伤口或饮食被血液污染的水和饲料,被污染的器械,以及怀孕母猪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人工授精也可传播该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高温高湿季节多发。各年龄和品种猪均可感染,通常发生在脯乳仔猪、怀孕母猪和免疫力低下的育肥猪身上,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疾病,感染一般不会使健康猪发生急性症状,应激是导致本病爆发的主要因素。预防用药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金霉素,或中药消红五加一800g/t,或每公斤饲料添加90毫克阿散酸或45毫克洛沙砷,连续使用30天。

夏季多发,患病猪及隐形感染猪是主要传染源。猪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物质直接传播,吸血昆虫、注射针头间接传播,也可通过交配和胎盘传播。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通过猪虱、蚊等吸血动物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针头和手术器械传播。

在患病猪群中,受到强烈应激的病猪才会出现明显临床症状。过度拥挤、恶劣天气、更换圈舍或饲料、慢性常见疾病可能促使本病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感染也较严重。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