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俗称“白毛病”或“白毛”。由于近年来白粉病产生一定抗药性,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给防治带来一定难度。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在20%-40%左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多发生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在患病的初期,可以用凯泽干悬浮剂、翠贝干悬浮剂、世高水分散粒剂、绿颖乳油等药剂兑成溶液喷洒。主要喷洒在患病的部位,一般每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就可以治好了。除了这些药剂外,还可以用百菌清烟剂或一熏灵烟剂进行熏蒸治疗,时间通常在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