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叶斑病在幼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成株受害较重,主要危害叶片,也能危害叶柄和茎。植株受害时,首先在叶边缘、叶柄处发病,逐步蔓延到整个叶片,叶片病斑大小2~15毫米,中央灰褐色,内部组织坏死后病部变薄呈半透明状,周缘深褐色,稍隆起,外围具黄色晕圈。病斑不受叶脉限制,严重时扩大汇合成斑块,终致整个叶片变黄枯死。叶柄和茎染病,病斑椭圆形,成暗褐色稍凹陷条斑,发生严重时,使植株倒伏。田间湿度高时,病部常长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芹菜黑斑病的主要症状是,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浅褐色小斑点,后发展成近圆形坏死病斑,黄褐色至深褐色。实行2年以上轮作,生长季摘除病叶,清除病株、病果,集中处理深埋。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深翻土壤。选用优良抗病品种,播种前先应晒种,后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中耕除草,防止植株早衰。保护地浇水应选晴天上午,浇后加大通风量,雨后及时排水,防止高温高湿出现。在发病前或初期喷洒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发病初期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治,隔7~10天1次,连喷2~3次。棚室可使用45%的百菌清烟熏剂,每亩每次250克,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巩固防治效果,9~11天熏1次,连续2~3次。
辣椒种子和幼苗受害症状:根腐病病原侵染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根茎部时,可引起种子腐烂或幼苗碎倒;病原侵染种子后,使种子发芽率下降44%~60%,或形成不正常的幼苗。辣椒定植后植株受害症状:发病初期病株枝叶特别是顶部叶片稍见萎蔫,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症状反复数日后,叶片全部萎蔫,但叶片仍呈绿色;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极易剥离,露出木质部;横切茎观察,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后期潮湿时可见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