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可用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选用抗病种类,实验轮作。选择排水优秀的砂壤土栽种,接纳高畦深沟,公道密植,使其透风透光,留意雨后实时排水。药剂防治,在病发早期实时喷药掩护,可选用58%雷多米尔锰锌可溶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可每隔7-10天喷1次,一连2-3次。豌豆潜叶成虫喜欢产卵于嫩叶背面的边缘,先刺破表皮,然后进行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50-100粒,卵单粒散生。卵期在春季为10天左右,夏季为4-5天。卵孵化后,在叶片内潜食危害,幼虫共3龄,幼虫期一般在5-15天,老熟幼虫在叶片内化蛹,蛹期为10-20天。温度对豌豆潜叶蝇发育影响较大:一般成虫的适宜温度在16-18℃,幼虫以20℃左右为宜,高温对豌豆潜叶蝇的发育不利,夏季气温高于35℃时幼虫会出现停止生长,化蛹越夏现象。另外,潜叶蝇的世代周期长短,也随温度高低而变化,在13-15℃时,一个世代30天左右,在23-28℃时,仅为14天左右。豌豆潜叶蝇在苏北一年发生8-10代,以蛹在油菜或豌豆上越冬,2月底3月初开始在油菜上危害,3月中旬到4月上旬成虫开始大量发生在蚕豆、甘蓝等蔬菜上危害,4月中旬到5月中下旬幼虫危害最重,6月至8月由于气温较高危害有所下降,9月至10月气温下降发生又会加重。在11月份由于气温下降危害也会随着减轻直至化蛹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