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或在种子内越冬。播种带病种子,幼苗即染病。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接触传播。20℃和95%以上的相对湿度,最有利发病。当温度高于27℃,相对湿度低于90%时,很少发病。因此,地势低洼、土质粘重、连年重茬、种植过密的地块及多雨、多露、低温、多雾均易发病。该病菌发育最适宜温度为17℃,湿度为100%。温度低于13℃,高于27℃,相对湿度在90%以下时,病菌生育受抑制,病势停止发展。温室内有露、雾大,易发此病,此外栽植密度过大,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易发病。
1、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增施有机肥,适当多施磷钾肥。在生长期适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同时在豆角开花前、结荚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授粉质量,促进果实发育,提高豆角品质,达到高产高质豆角。2、药剂防治,发现病株应及时拨出并带出田地集中烧毁,同时根据植保要求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