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产生水渍状褪绿小斑点,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干燥时病斑容易破裂,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至灰黑色霉状物。高湿时病斑出现稀疏灰白色霉,严重时全叶变黄枯死。早晨日出或傍晚日落时,病斑上可见银灰色光泽。南瓜褐斑病分布范围广泛,在各个南瓜种植区均可发生。气候环境、栽培管理等因素与南瓜褐斑病的发生、流行密切相关。保护地栽培,高温高湿,通风不良,露地栽培雨水较多,管理不善,缺水缺肥,长势较差,偏施氮肥,植株徒长,都容易引起发病。南瓜褐斑病是由山扁豆生棒孢菌侵染引起的、发生在南瓜叶片上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南瓜褐斑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加强灌溉管理。保护地栽培的选择晴天浇水,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露地栽培的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并集中销毁。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以达综合防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