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桃小食心虫的为害症状?

2025-02-27 11:29

刚孵化的桃小食心虫幼虫主要从花萼和果面进入果内,部分从梗洼处进入。蛀果孔一般针尖大小,不易识别。幼虫蛀入果实后,蛀果孔外形成非常小的泪珠状胶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附在苹果类果实蛀果孔外的胶质物逐渐变干,只留一个白色或黑色的小点,梨类果实蛀果孔周围下陷形成一个麻子状的小坑,中间有针尖大小的黑褐色小点。在桃小食心虫发生严重的果园,早酥梨和龙冠苹果等幼果期皮薄、酥脆的品种,经常出现数个幼虫危害一个果实的症状。早期受害的幼果随着果实的增大,成为凹凸不平的畸形果,也叫“猴头果”。桃小食心虫幼虫不把虫粪排出果外,受害果实成“豆沙馅”状,失去商品价值。幼虫入果后,从蛀果孔流出泪珠状果胶,胶质点不久干枯,呈白色透明薄膜。随着幼虫的发育,食量增加,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并排泄粪便,使被害果内充满褐色颗粒状虫粪,形成“豆沙馅”果。随着果实的生长,蛀果孔愈合成一个小黑点,周围果皮略呈凹陷。幼虫在果皮下潜食果肉,使果面显出凹陷的潜痕,导致果实呈畸形。近成熟期果实受害后提早着色成熟,果形变化不大,但容易脱落。幼虫老熟自果内爬出,果面出现一个圆形脱果孔,孔口常有少量由丝粘连的虫粪。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