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饼病在15至25摄氏度的温度下最容易发病,尤其在18至20摄氏度、湿度达85%且阴雨连绵时最易发生。该病害多局限于茶树嫩叶和新梢上,初期表现为嫩叶出现浅绿、浅黄或略带红色的圆形或椭圆形小型透明斑。随着病情发展,病斑扩大,周围形成黄绿色晕区和暗绿色带。叶片正面病斑凹陷,背面突起成馒头状疱斑。后期担孢子成熟,疱斑由白色变为黑色,萎缩成淡褐色枯斑,边缘灰白色,形似饼状,故称茶饼病。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检疫、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严重发病的茶园可在冬季使用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封园,早春施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发病期间可使用0.2~0.5%硫酸铜、0.2%硫酸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100ppm多抗霉素喷施,均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从病区调进的苗木需严格检疫,发现病苗及时处理,防止病害传播。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