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白粉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2025-02-24 11:29

北方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上或花房月季花、保护地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区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5天后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浙江地区黄瓜白粉病发生盛期主要在4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危害保护地黄瓜,长江流域秋植黄瓜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亦有发生危害。田间流行适温在16~25℃,相对湿度80%以上。保护地栽培黄瓜因通风不良、栽培密度过高、氮肥施用过多、田块低洼而发病较重。10―25℃均可发病,高温干燥和潮湿交替,病害发展迅速。生长后期,植株生长衰弱病害严重。种植过密、生长期缺肥亦发病较重。

西葫芦白粉病病菌靠气流传播,条件适宜时,反复侵染,扩大为害。露地生产的西葫芦白粉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着生在当年病株残叶上越冬,或在温室内越冬,并随气流传播蔓延。笠年春季温湿度达到病原菌适宜的条件时,病原菌会从当年种植的西葫芦叶片表皮气孔侵染,并在当年多次侵染健康植株,条件合适时迅速在全田蔓延。温室西葫芦拉秧后,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继续在夏季种植的瓜类蔬菜和一些花卉上危害。秋季再次利用温室种植时,露地瓜类蔬菜上的西葫芦白粉病分生孢子随气流和灌溉水传入温室中,成为初侵染源,从叶面直接侵入。翌春条件合适时放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落到叶面上的子囊孢子遇有适宜条件,发芽产生侵染丝从表皮侵入,在表皮内长出吸胞吸取营养。叶面上匍匐着的菌丝体在寄主外表皮上不断扩展,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