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纹枯病的发病规律怎样?

2025-02-24 19:54

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土中越冬,次年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侵染植株,从下位叶鞘侵入并向四周及上部蔓延,形成典型症状。发病初期可喷洒6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玉米苗期一般较少发病,多数在喇叭口至抽雄期开始发病,抽雄后扩展蔓延,吐丝期发展较快,灌浆至成熟期为害最严重。5月上旬玉米进入喇叭口期茎基部叶鞘开始出现水渍状病斑,5月中下旬拔节时病斑明显,6月上中旬抽雄期病害加快,6月中下旬吐丝至成熟期为害加剧期和最严重时期。为害期约45天,最严重为害期约20天,玉米田发病率在13.6%~80.5%之间,产量损失在10%~30%之间。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