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菌主要在病残体、土壤、采种株和种子表面越冬,通过风、雨传播,由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危害。病菌喜高温、高湿,温度约30°及连阴雨时易发病。甘蓝黑斑病(又称甘蓝黑霉病)明显影响产量和质量。子叶受害时先出现褐色点状病斑,后扩大为褪绿斑,导致子叶干枯,严重时死苗。叶片受害时先出现圆形褪绿斑,后转为暗黑色,病斑直径达5~10毫米时变为淡褐色,具同心轮纹,生黑褐色霉状物,病斑变薄甚至破裂,后期融合成大病斑,叶片枯死,全株叶片由外向内干枯。叶柄受害时病斑椭圆或梭形,暗褐色,凹陷,表面生褐色霉层,导致叶柄腐烂。种荚受害时病斑近圆形,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周围淡褐色,潮湿时出现褐色霉状物,种荚瘦小。甘薯黑斑病由甘薯长喙壳引起,病菌以菌丝体在种薯上越冬,也可在土壤、粪肥中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壳越冬。苗期发病时叶片出现变黄的圆形斑点,直径2-3毫米,后叶片颜色变淡为浓淡相间绿色斑驳。播种早、毒源或蚜虫多、菜地管理粗放、地势低不通风、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时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