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油菜蚜虫应以药剂防治为主,可选用啶虫脒、吡蚜酮、烯啶虫胺、丁硫克百威、噻虫嗪、噻虫啉、溴氰菊酯、抗蚜威等药剂。施药时期主要分为三个关键阶段:苗期(3片真叶)、本田现蕾初期以及油菜植株一半以上抽苔高度达10厘米左右。需根据蚜虫数量决定是否施药,尤其是在结荚期,若蚜虫数量较多,仍需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40%巨雷乳油1000—1200倍或20%好年冬乳油1000~1500倍液。
油菜蚜虫是油菜的主要害虫,成蚜和若蚜常聚集在油菜顶端或嫩叶背面刺吸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缩,植株生长不良,影响抽苔、开花和结实。严重时,植株矮缩、生长停滞,甚至枯蔫而死。在抽苔开花结果阶段,蚜虫密集为害可造成落花、落蕾和角果发育不良,籽粒秕细,甚至颗粒无收。
防治方法包括:
1.收获后及时清理前茬病残体,铲除田边、地埂杂草。
2.采用黄板诱杀。
3.苗床期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药2―3次,视蚜情而定。秋季移苗前全面检查蚜虫发生情况,移栽前2天喷药一次,防止蚜虫随苗带入大田。
4.油菜抽苔开花初期若蚜虫集中在嫩茎和花梗上为害,可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加10%大功臣),每亩喷药液75―100公斤;或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莫比朗乳油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5%溴氰菊酯(功夫)乳油4000倍液均匀喷雾。由于蚜虫多发生在心叶及叶背皱缩处,喷药需周到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