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棉铃虫的为害特点有哪些?

2025-02-20 06:10

为害棉花时,幼虫取食嫩叶形成缺刻,取食花蕾则蕾外有粒状粪便,蕾苞叶张开成黄褐色,2~3天后即脱落。青铃受害时,铃的基部有蛀孔,孔径粗大,粪便堆积在蛀孔外,赤褐色,铃内一室或多室的棉籽和纤维被取食,剩余部分纤维和种子呈水渍状,导致烂铃。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一年发生四代,后滞育蛹越冬。第一代幼虫主要危害小麦,第二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危害盛期在6月中旬左右,第三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玉米、豆类花生、番茄等,危害盛期在7月中旬左右,第四代危害盛期在8月中旬左右,没有第三代厉害,后第四代滞育蛹越冬。棉田现一代正处于现蕾初期,棉虫多将卵产在上部嫩叶正面和顶尖上,棉田二代处于现蕾盛期,果枝数多,群尖多,棉蛾多将卵产在各个果枝的嫩尖和蕾花苞叶上。卵初产乳白色,产出后一天出现褐色,孵化前变为褐色,幼虫从卵壳爬出后,先取食卵壳,然后危害嫩尖上为展开的小叶及顶尖造成无头棉。经1、2天开始转向危害幼蕾。棉田一代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保顶,重点朝顶尖上喷药,一旦幼虫钻入幼蕾内,很难连药喷到虫子身上就很难防治住了,一定要抓住初孵幼虫期关键防治时期。整个幼虫期要危害蕾、花、铃10余个,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