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时在叶片上产生褪绿斑点,扩展后因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大小5-10毫米或更大,黄色或淡黄褐色,稍凹陷。潮湿时,病斑背面生白色霉层,有时病斑正面亦生有白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连片,致使叶片干枯。甘蓝霜霉病的症状在苗期表现为茎和叶上出现褪绿的斑点和白霜,后期病情加重,幼苗茎叶变黄死亡。成长期主要危害叶片,叶子会出现被水浸湿的绿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斑点的颜色逐渐加深,逐渐由黑色变为深黑色。大多数斑点在初始阶段几乎是圆形的,由于扩张过程中静脉的限制,呈不规则或多边形,这些斑点略微凹陷。天气潮湿时,叶片背面的斑点产生白色稀疏的霉层,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子囊。主要症状为甘蓝霜霉病危害叶片,病叶有淡绿斑,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斑,逐渐变成中央凹陷的紫褐斑,潮湿时生白霉,干燥时叶片干枯。防治措施包括适时早播,合理密植,预防低温高湿;喷施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喷施40%霉疫净200倍液,也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为提高植株抗病性,还可喷施6000倍液的植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