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当地主栽品种和长势好的高粱田,采取五点取样,检查每点的病株数、单株叶片数和严重度。一般病株率达100%、病叶率30%时,有降雨过程,即可进行防治。可喷洒12%绿乳铜、25%敌力脱2000倍液、40%灭病威悬乳剂1000倍液或80%新万生700倍液等防治。增施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提倡沟施农用活性有机(粪)肥,每667m^2施用2500kg,沟施后盖土。高粱丝黑穗病发病条件包括:感病品种的大量种植,长期连作致使土壤含菌量迅速增加,使用未腐熟的厩肥,种子带菌未经处理、病株残体未被妥善处理,以及玉米播种至出苗期间的土壤温湿度条件。土壤温度在15~30℃范围内利于病菌侵入,以25℃为适宜,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病菌侵入,20%的湿度条件下发病率最高。海拔越高、播种过深、种子生活力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侵染温限15~35℃,适宜侵染温度20~30℃,25℃最适。土壤含水量低于12%或高于29%不利其发病。5cm深的土壤温度在15℃左右,土壤含水量为18%-20%时,最利于侵染发病。土温低、播种过早、覆土过厚,引起高粱发芽出苗慢,使侵染期延长,发病重。连作田、翻地整地粗放、墒情不好的地块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