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期开花时进行农药喷洒,尤其是在抽穗扬花期,遇到连续3天阴雨天气,需在降雨前6-24小时及时用药。如未能提前用药,可在雨停后一天内(最迟36小时)或间歇期施药。防治小麦赤霉病最佳时间为破口期防治杆腐型赤霉病,见花施药防治穗腐型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在扬花期染病,灌浆期显现,一经发生难以防治。预防是关键,需掌握时间和药剂选择。在小麦抽穗后扬花5-10%时喷药预防,近年提倡“见花就打”的防治措施。可使用氰烯菌酯、氰烯·己唑醇、戊唑·多菌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咪鲜·多菌灵、多·铜等药剂喷雾防治,间隔5-7天在齐穗期再防治一次。赤霉病病菌在小麦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最佳防治时期为初花期(扬花株率5%~10%),生产上遵循“见花就打”原则,田间有小麦开花即用药防治。一般无需提前用药,但小麦穗期阴雨天多时可趁雨隙适当提前施药。抽穗扬花期阴雨天多或品种易感病时,首次施药后间隔5~7天再防治一次。赤霉病主要侵染小麦穗部,症状为穗腐。小麦开花至乳熟期,小穗颖片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扩展至全穗,潮湿条件下感病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黏霉层,后期产生黑色颗粒。粉红色霉层为病菌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黑色颗粒为子囊壳。扬花前施药一次,遇连阴雨天气时,距第一次施药间隔5-7天再施药一次,推荐使用戊唑·咪鲜胺等药剂。小麦抽穗扬花期用药时间为4月15日-5月10日,各地因种植时间和气候差异较大,需抓住抽穗扬花期防治。坚持“立足预防、适时用药”原则,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或连续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的天气时立即施药预防,降低病害流行风险,重发地块在第一次用药5-7天后可再次喷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