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的生长中,硼主要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对蛋白质合成、种子和细胞壁的形成,花粉粒的萌发以及花粉管的伸长具有重要作用。缺硼会导致作物授粉受精不良,玉米籽粒稀疏,发生秃尖现象。过量硼对植物的毒害主要体现在叶片上,因硼在植物体内运输主要受蒸腾作用调控。不同植物在高硼介质中的叶片中毒症状分为三类:第一类毒害症状首先出现在顶端叶片,随暴露时间延长,毒害最严重部位转变为基部叶片;第二类毒害症状首先出现在基部叶片,逐渐波及到上部叶片,随处理时间延长毒害最严重部位仍为基部叶片;第三类毒害症状首先出现在顶端叶片,随处理时间延长毒害最严重部位为中部叶片。土壤硼浓度过高会影响植物根系的发育,制约农作物的株高和生物量,进而影响产量;高硼胁迫还可能影响植物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生长代谢。硼能刺激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使授粉顺利进行。作物缺硼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不能形成,表现出“花而不实”的病症。硼的作用包括:促进细胞伸长和组织分化;加快酶代谢和木质素形成;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蛋白质代谢;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早熟改质;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玉米雌穗长在植株中间,当玉米生长到12-16片叶子时,雌穗开始发育并吐出粉红色的花心。玉米雌穗一般晚于雄穗3-5天,若雌穗先出会造成授粉困难,可人工剪掉过长的花心辅助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