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7叶期以前为感病阶段,遇上高温干旱天气,抗逆性差,植株长势弱,有利于病毒的增殖和蚜虫的繁殖,同时是蚜虫取食及迁飞的适宜条件,增加了传毒机会,成为病毒病大发生的诱因。病毒病在田间的发生主要靠流行有翅蚜虫的迁飞和取食传播。萝卜蚜、桃蚜、甘蓝蚜和瓜蚜为传毒介体,此外,病毒病还可随人的衣服、农具及在田间作业时传播。病毒在窖藏的白菜、甘蓝的留种株上越冬,或在田间的寄主植物活体上越冬,还可在越冬菠菜和多年生的杂草的宿根上越冬。第二年春天,主要靠蚜虫把病毒传到春季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上。一般高温干旱利于发病,在28℃时,芜菁花叶病毒的潜育短,只有3~14天。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不利于发病,若相对湿度在75%以下时,病毒病一般容易发生。苗期,一般6片真叶以前容易受害发病,被害越早,发病越重。6片真叶以后受害明显减轻。播种早的秋白菜一般发病重,与十字花科蔬菜邻作,管理又粗放,缺水、缺肥的田块,发病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