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对土壤进行消毒改良并施用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发现病植株及时喷施药液防治,进行高培土防涝排涝的日常管理,适时拔除大葱进行储存。选种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合理轮作倒茬,建立科学耕作制度,精细整地、平衡施肥、开深沟起高垄,适期沟内定植、合理密植,及时浇水促进缓苗,适时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积水、控制湿度。根据病虫害种类和严重程度,针对性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交替喷雾防治。灰霉病在冷凉、高湿环境下易发生,湿度和降雨是关键因素。秋季苗期可被侵染,冬季病情发展缓慢,春季蔓延至发病高峰。冬春季阴雨天多、降水量大,发病重。早春降雨决定侵染菌量高低,4~5月份雨天数影响大面积流行。连作田和田间卫生不良,遗留病残体多,菌源量大,发病早而重。提高田间湿度、不利于植株健壮生长的因素都利于灰霉病发生。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灌水不当、过度密植、偏施氮肥、植株衰弱、伤口愈合慢等导致发病加重。病菌随寄主越冬或越夏,菌丝体和菌核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季,成为侵染下一季寄主的主要菌源。温湿度适合时,越季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接触植物后由伤口侵入或直接穿透表皮。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直接侵入或产生孢子后侵入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