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重的地块应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可进行水旱轮作,使病菌彻底腐烂坏死。深翻土地,把菌核翻到土壤下层,不能萌发,或萌发后不能出土。选用抗病、无伤、无病的种薯,并用浸种剂焖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薯,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薯2小时后切成块。
在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病穴撒石灰消毒。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硫酸铵、硝酸钙发病少。调整土壤酸碱度,结合整地,每667m²施消石灰100~150kg,使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农业防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水旱轮作效果更好。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并深施。收获后深翻土层。早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株穴内撒施石灰粉。地膜覆盖,采用滴灌或膜下暗灌,加强棚内通风,控制棚内湿度。
化学防治:发病地区应从育苗开始防治,每平方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克与500克细土混匀后,播种时底部先垫1/3药土,另2/3覆盖在种子上面。发病初期喷40%五氯硝基苯400倍悬浮剂,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400倍液。隔7~10天后再施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