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以及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的田块易感病。二是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三是秆锈发病的适温度为18~25℃,叶锈为15~22℃,条锈为9~16℃。因此,在春季一般条锈病发病早,叶锈病次之,秆锈病迟。四是结露、下雨和降雾都有利于锈病发生。小麦锈病的发生,首要的条件必须具有菌源。一是外来菌源,二是本地菌源。锈病孢子靠风力传播,在潮湿天气,叶片上有水珠或孢子表面凝有一层水膜的条件下,适度也适宜时,锈病孢子就发芽从植株气孔侵入。锈病发生原因1.品种原因:部分地区小麦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2.菌源原因:冬孢子、夏孢子在小麦田周围杂草或自生麦苗上越冬或越夏。3.栽培管理:一是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