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花腐病的发病规律,菊花有哪些形态的特征?

2025-02-04 09:59

花腐病病菌在病部或随病残体越冬,干燥的病残茎上产生大量子囊壳,翌年春天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花上,分生孢子主要借淋水溅射传播,条件适宜时能进行多次再侵染,生产上,染病的切花和插条可随花木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该菌分生孢子器发育适温为27℃和潮湿的条件,而子囊壳发育适温21℃,喜低温,该病扩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致花腐烂;常致切花在运销过程中落花。该病可能有潜伏侵染现象,有时外表健康的扦插苗,栽植后花腐病突然发生。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