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灰霉病发生规律有哪些?

2025-01-31 11:16

黄瓜灰霉病的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于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靠风雨及农事操作传播,黄瓜结瓜期是病菌侵染和发病的高峰期。高湿(相对湿度94%以上)、较低温度(18~23℃)、光照不足、植株长势弱时容易发病,气温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足90%时,停止蔓延。此病多在冬季低温寡照的温室内发生。病菌以菌丝或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在冬季大棚黄瓜上可周年为害病菌随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低温、高湿环境是大棚黄瓜灰霉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连续阴天光照不足、湿度过大等都会促进其发生与流行。在潮湿的环境下(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从寄主伤囗、衰老器官或死亡组织等侵入,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黄瓜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黄瓜上的病害。主要危害黄瓜的花、瓜条、叶、茎。病菌多从开败的雌花侵入,致花瓣腐烂,并长出灰褐色霉层,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步向幼瓜扩展,被害花和幼瓜的蒂部初呈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软、畏缩、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状物,以后花瓣枯萎脱落。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霜霉病在苗期和成株期都会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植株苗期受害时,叶片正面呈现多角状黄斑、慢慢变枯黄。空气潮湿条件下叶背产生霜状霉层;成株期受害时,病害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向上蔓延,叶片呈黄枯斑点,并逐渐扩大,由黄绿色变为浅褐色。严重时,病斑成片,呈黄褐色,全叶枯死,类似黄萎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