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果面形成由十数个或数十个小黑点组成的斑块,黑点光亮而稍隆起,小黑点之间由无色菌丝沟通,形似蝇粪便,用手难以擦去,也不易自行脱落,影响果实外观,降低食用和经济价值。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常混合发生,症状复杂,不易区分。但常见症状为:果皮表生漓黑色菌丝,上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点组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处果粉消失。苹果的蝇粪病发病特征:先在果柄周围出现蝇粪似的针尖大小的黑点,圆形或不规则状。随果实的成熟,小黑点逐渐凸出,病斑周围呈油渍状,严重的布满整个果实。幼虫从果实蒂部、梗洼或萼洼蛀入果实,食害果心和种子。幼虫期平均28~30天,食害不同果树品种,发育期受光周期影响,属于兼性滞育昆虫。据实验观察,即使在最有利的温度和光周期条件下,第一代幼虫滞育率一般为25%~30%,有的可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