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发病适温20度左右。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病势扩展快,发病重。适当晚播则发病轻。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发病重。高沙土地纹枯病重于黏土地、黏土地重于盐碱地。小麦在各生育期皆可受到纹枯病菌的侵染,严重影响小麦生产。近年来,由于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病害逐年加重,病区由南向北不断扩大,发病早的小麦田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甚至颗粒无收。防治上要“重点预防,综合防治”,实行冬前化学除草与人工拔除等措施。首先杜绝种子传播,把好种子检疫关。节节麦分蘖力强,传播途径多,苗期不易识别和人工拔除,因此当前应立足于预防。要坚持不从节节麦发生区调运种子,同时精选麦种,杜绝节节麦杂草种子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