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环腐病特点是什么,土豆晚疫病的症状表现?

2025-01-28 19:00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主要危害土豆的叶茎和块茎部分。病株地上部分发生萎焉,地下块茎维管束呈环状腐烂。病薯播种后,病重者不能出土,轻者植株矮小,生长缓慢。生长期发病田间表现有两种症状,即枯斑形和萎焉形。

枯斑形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焉形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焉,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退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

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水浸状褐色小斑点,继续侵染扩大呈圆形或半圆形的大病斑。干燥环境中会出现病斑干枯呈褐色,湿度大时,会出现白色霉状物,后期叶柄和茎部出现黑色条斑,发病严重时,整株枯死。块茎染病会出现褐色小病斑,土壤干燥时,病斑较硬,湿度大的话会出现腐烂,直接失去商品价值。

田间发病最早症状出现在下部叶片。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或全叶。边缘有一环白色稀疏的霉轮,在叶背或雨后清晨尤为明显。病斑可扩展到叶柄或叶脉,形成褐色条斑,叶片萎蔫下垂,最后全株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燥成褐色,不产生霉轮、质地易裂,扩展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