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感病品种面积大是条锈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但病害是否流行还取决于菌源和气象因素,特别是雨量和湿度。条锈病菌在温度14-15℃和有水滴、水膜的条件下侵染小麦。小麦在菌源基数较大、大面积种植相同抗源品种、温度在0-32℃、降雨量大、耕作制度不合理、栽培管理不当时容易发生条锈病。病害发生后,将10%已唑醇悬浮剂兑水后喷雾作物,每亩用药20g,每隔7-10天喷雾一次;病害发生前,降低药剂浓度,每隔10-14天一次。条锈病的发生条件主要有菌源基数、气候条件、管理水平等,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降雨和温度,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高发流行的主要因素。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范,落实农药使用登记制度,农药管理要专人负责,专库分类堆放。严禁使用违禁农药和违规使用农药,不得随意扩大使用浓度和使用量。同时,要落实好防护措施,保障工作人员安全。病菌在麦叶组织内生长,当有效积温在150-160℃时,便在叶面上产生夏孢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