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胃肠炎多发于秋冬交替,与接触传染源及饲养环境有一定关系,仔猪死亡率较高,中猪育肥猪一般在5至7天自愈。猪传染性胃肠炎典型的症状是仔猪突发性的呕吐,然后会发生强烈的腹泻,呈水样腹泻,粪便常见为灰色、乳白色或黄绿色,粪便中会带有没有消化的凝乳块,有恶臭味。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呕吐、水样腹泻和脱水为特征。哺乳仔猪吃奶后突然发生呕吐,然后发生剧烈水样腹泻,粪便乳白色或黄绿色,带有小块未消化的凝乳块,并有恶臭味,后期因脱水、粪便变黏稠、体温下降很快死亡。10日龄以内仔猪发病率、死亡率高达100%。35日龄以上育成猪发病率也在80%左右,病猪突然水样腹泻,偶尔发生呕吐,病程5~7天,很少发生死亡,但增重缓慢。成年猪有一定的耐受性,轻度腹泻,3~5天就可过去。妊娠后期母猪发病,所产仔猪往往全窝死亡,妊娠前、中期发病母猪在康复后20天所产下的仔猪,常常表现不发病或发病后症状轻,死亡很少。哺乳母猪发病,表现体温升高,泌乳下降或停止,呕吐,不食,严重腹泻。OIE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其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空肠、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黏膜,在鼻腔、气管、肺的黏膜及扁桃体、颌下及肠系膜淋巴结等处也能查出病毒。成年猪症状轻重不一,有的症状不明显,有的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