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炭疽病是由希金斯刺盘孢引起的、发生在萝卜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茎部或果荚。叶片发病,刚开始出现呈针尖大小的水渍状斑点,很快扩大为2-3毫米大小的褐色小斑。条件适宜时,多个小斑连合,形成不规则、深褐色的比较大的病斑。严重时,叶片病斑开裂或穿孔,导致叶片黄枯。茎部和荚上产生近圆形至梭形病斑,颜色稍深,稍微有凹陷。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产生淡红色黏质物。
萝卜炭疽病在中国分布广泛,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萝卜发病比较重。在适宜发病的温度条件下(26-30℃),秋季高温、多雨季节的发病情况尤为严重。另外,播种过早、种植过密、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管理不当的地块,植株长势弱,发病情况也会加重。
对于萝卜炭疽病的防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从无病留种株上采收种子,选用无病种子;进行茬口轮作;在重病区适期晚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在发病初期,还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喷药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对于重病田,视病情发展需要增加喷药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