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斑部位初期长出丝状白色霉点,以后表面覆盖的霉层逐渐加厚,似绒毛状,颜色由白色逐渐变为灰色,后期散生黑色小点。病斑在正面比叶子背面多,下部叶片比上部多。病情发展时病斑可连成片,受害叶片提早枯死。受害株容易倒伏,使产量下降,空瘪粒增加,影响产量。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均可受到侵染,但以叶片和叶鞘受害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发病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形成一大片白色至灰色的霉层。发病最重时,整个植株从下到上均为灰白色的霉层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