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施肥:选择质地松软、排水优良、干燥的砂质土壤作为种植地,并对土壤深翻细耕。播种方法:将催芽后的种子与细沙混合均匀,撒播在土壤上。定植管理:幼苗长出后,及时进行移栽定植,并采取间苗、补苗处理。选种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合理轮作倒茬,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精细整地、平衡施肥,精量播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田间积水,控制田间湿度,及时防治病虫害。
定植后,随即浇施叶菜丰定根。5~7天追施一次叶菜丰加0.2%尿素提苗,并进行一次土壤中耕。开小盘时需肥量增大,应隔7天追一次叶菜丰加0.3%尿素和0.3%氯化钾混合液,促进莴笋前期生长。棚内温湿度控制:温湿度管理是大棚冬莴笋成败的关键技术措施。根据植株生长需要和气候变化,分为两个阶段管理:前期防高温窜杆徒长,使用蔬菜矮壮丰;后期保温防冻,同时注意放风排湿。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定植缓苗后,若气温偏高,可用多效唑溶液喷施一次,控制节间伸长。开小盘时,用“芸苔素”水溶液喷施,增加功能叶,促进光合产物形成。抓住关键窗口期,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或植物调节免疫剂(芸苔素内脂、氨基寡糖素等)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抢时开展喷防作业,预防早衰、干热风并增强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