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粒数达到多少就不能食用和饲料用?

2025-01-13 21:03

一是开展春耕生产。组织调运农作物良种、农资541.644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1000亩,组织技术骨干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田间现场指导春耕1687人次,完成培训5期培训262人次。引进阿青6号、青杂7号和川油36等优良作物品种,全县良种平均覆盖率达90%,青稞、马铃薯、油菜等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二是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及时调整完善领导小组,与各乡(镇)场签订防控责任书,对村级防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200人次。发放各类疫苗1170万毫升(万头份、万羽份),预防接种各类牲畜462.6万混合头,确保动物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开展布病包虫病防治工作,完成处置疑似包囊3200副,月犬只驱虫2.5万只。赤霉病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在给小麦的产量造成损失的同时,还产生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即呕吐毒素DON)为主的真菌毒素,对人畜都有较大的危害,食用病麦会引起眩晕、发烧、恶心、腹泻等急性中毒症状,严重时会引起出血,影响免疫力和生育力等,直接对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小麦中病麦率含量达到4%以上时即不能食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