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炭疽病的发病症状与发病原因

2025-01-12 18:34

黄瓜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和瓜条。幼苗感病时,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圆形或半圆形黑褐色斑点,严重时子叶干缩。成株叶片感病,初现红褐色圆形小斑,逐渐扩大为直径4~18毫米的圆形或近圆形褐色或红褐色病斑,边缘色深,中部稍浅,上有不明显的同心轮纹状小黑点,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稠状物。茎蔓受害,初始发生水渍状黄褐色长圆形病斑,空气湿度高时有似胶状物溢出,后全株枯死。瓜条受害,病部为黄褐色水渍状圆斑,后期病斑开裂,瓜条弯曲呈畸形,空气湿度高时病斑上溢出粉红色黏稠状物。

黄瓜炭疽病由真菌葫芦科刺盘孢菌侵染引起。病菌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种子带菌可在萌发时侵染子叶。病菌借风雨及昆虫传播,设施栽培中棚膜滴水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发病与温度、湿度关系密切,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瓜秧生长势弱、重茬栽培、施肥不足时也易发病。从幼苗到成株皆可发病,幼苗发病多在子叶边缘出现半椭圆形淡褐色病斑,上有橙黄色点状胶质物;成叶染病,病斑近圆形,灰褐色至红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茎蔓与叶柄染病,病斑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连接,绕茎一周,植株枯死;瓜条染病,病斑近圆形,初为淡绿色,后成黄褐色,病斑稍凹陷,表面有粉红色粘稠物,后期开裂。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