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疫病的发生规律是,大葱黑斑病发病规律是?

2025-01-10 12:39

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翌春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产出芽管,穿透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后病部又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病菌适宜高温高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为12~36℃,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易感病生育期为成株期至采收期。阴雨连绵的雨季易发病;种植密度大、地势低洼、田间积水、植株徒长的田块发病重。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虽喜湿但耐旱力很强,在干燥室内放138天仍有不少分生孢子存活,所以在保护地内分生孢子也可以安全越冬。第二年春,越冬分生孢子和菌丝体、菌核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由残花部侵人引起田间最初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抱子,稍有风就易传播,甚至农事操作或植株间走动都可人为传播。病菌较喜低温、高温、弱光条件。18―23℃,相对湿度90%,弱光,是发病适宜条件,所以,春天连阴天多,气温不高,棚室内湿度大,结露持续时间长,放风不及时,发病重。如果灌水再不当,灰霉病就会严重发生。大葱黑斑病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囊座随病残体在土中越冬,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靠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借气流传播蔓延。在温暖地区,病菌有性阶段不常见,靠分生孢子辗转为害。该菌系弱寄生菌,长势弱的植株及冻害或管理不善易发病。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