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黑痘病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2025-01-09 12:27

葡萄黑痘病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果园内残留的病组织中越冬,来年春天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先使新梢和幼叶受害,后侵染果实、卷须等。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发病高峰。多雨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通风较差、偏施氮肥、徒长或成熟期延迟等均易造成该病重发。病菌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可存活3~5年之久。第二年4、5月间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发芽后,芽管直接侵入幼叶或嫩梢,引起初次侵染。侵入后,菌丝主要在表皮下蔓延。以后在病部形成分生孢子盘,突破表皮,在湿度大的情况下,不断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等传播,对葡萄幼嫩的绿色组织进行重复侵染。温湿条件适合时,6~8天便发病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病菌远距离的传播则依靠带病的枝蔓、苗木或插条。黑痘病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的溃疡斑内越冬,翌年5月份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植株的幼嫩部位,此时如有12小时的游离水,孢子即可萌发进行侵染。该病发病的最适宜温度为24~26°c以及较高的空气湿度。该病菌主要寄生植株的幼嫩部位,组织木质化程度越高,抗病性能越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