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叶上产生的菌脓通过风、雨、昆虫及灌溉水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形成多次再侵染。果实发病后在病部大量繁殖,通过雨水或灌溉水向四周扩展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发病,特别是炎热季节伴有暴风雨时,有利于病菌繁殖与传播,病害发生严重。防治方法包括:加强检疫工作,不使用病区种子,发现病种后应在当地销毁;选择优质种子,种植前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30分钟,清水冲净后再浸泡6-8小时,之后催芽播种;非葫芦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雨季用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6%靠山水分散微颗粒剂(600-800倍液)或30%氢氧化铜悬浮剂(800倍液)喷施,每隔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