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遗留在土中或混杂在种子中越冬或越夏。混在种子中的菌核随播种带病种子进入田间传播蔓延。该病属分生孢子气传病害类型,以气传的分生孢子从寄生的花和衰老叶片侵入,以分生孢子和健株接触进行再侵染。侵入后长出白色菌丝,开始为害柱头或幼瓜。在田间带菌雄花落在健叶或茎上经菌丝接触,易引起发病,并以这种方式进行重复侵染,直到条件恶化,又形成菌核落入土中或随种株混入种子间越冬或越夏。南方2~4月及11~12月适其发病,北方3~5月及9~10月发生多。本病对水分要求较高;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5~20℃利于菌核萌发和菌丝生长、侵入及子囊盘产生。因此,低温、湿度大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重。在盛花期喷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8~9天喷1次,连续3~4次。病情严重时,除正常喷雾外,还可把上述杀菌剂对成50倍液,涂抹在瓜蔓病部,可控制病情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