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由种子传播的细菌性叶部病害,在生长季通过风和雨传播,广泛发生于全球大豆生产地区。该病偏好高温高湿环境,在南方大豆产区更为普遍。病菌主要在病种子及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并在田间借风雨进行再侵染。大豆开花期至收获前是该病的高发期,除侵染大豆外,还可为害菜豆。病菌在种子上或未腐熟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播种带菌种子后,出苗即发病,成为病害扩展中心。多雨及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增多,利于病害发生,连作地发病尤为严重。发病高峰期多出现在开花期至收获前,鼓粒期为发病高峰。高温多雨,特别是暴风雨后,叶面伤口多,更有利于病害扩展蔓延。大豆连作导致田间菌源积累,病害发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