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枯萎病又叫茄子萎蔫病,多发生在成株期。发病初期顶部叶片似缺水萎蔫,后萎蔫加重,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叶脉变黄,枯萎而死。病情严重时,整株叶片枯黄,黄枯的叶片不脱落。症状多表现在一、二层分枝上,也有同一叶片仅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如常,劈开病茎,病部维管束变深褐色,易与黄萎病混淆。果皮发干,光泽度不好,品质下降。枯萎的病程较长,15~30天枯死。
防治方法:
1.茄子育苗床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克/平米,加土4~5千克拌匀,先将1/3的药土撒在床面上,然后播种,再将其余的药土撒在种子上。
2.每公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千克,混入细干土,拌均后施于定植穴内。
3.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6%甲基托布津悬浮剂500倍液灌根。
发病初期仅植株下部叶片变黄,叶小脉呈明脉,叶缘变黄,继而整片叶变黄;随着病情的发展,叶片由下而上变黄枯萎,第1、2层分枝上的叶片症状尤为明显,有时半边叶片变黄,半边正常;发病严重时,整株叶片枯黄但并不脱落,植株逐渐枯萎,20-30天后全株枯死。纵削病茎可见到维管束变褐,无白色黏液流出,潮湿时患部表面长出近黄白色粉霉。
防治方法还包括选择抗病品种,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以及合理轮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