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拔节至抽穗阶段是耗水量最多的时期,也是水分的临界期。此期水肥供应充足,能保花增粒,积累较多营养物质,防止叶片早衰,提高灌浆强度。孕穗期需水较多,但灌溉应根据叶色和土壤墒情而定。追肥则需根据苗情决定,地力差、旗叶过早出现、叶色淡薄、下部叶片非因干旱而黄枯的麦田,可酌情补施少量孕穗肥,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补施孕穗肥不宜过晚,以免贪青晚熟,降低粒重。科学肥水管理可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小穗小花退化,增穗增粒增重。灌浆期如遇干旱,应在初期小水浇灌,一般不浇麦黄水。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风雨来临立即停止浇水,以防倒伏减产。防治小麦赤霉病以预防为主,掌握喷药时间和药剂选择。抽穗后扬花5-10%时进行喷药预防,提倡见花就打的防治措施。可使用氰烯菌酯、氰烯.己唑醇、戊唑.多菌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咪鲜.多菌灵、多.铜喷雾防治,间隔5-7天“齐穗期”再防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