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温限10~30℃,适温24~28℃,适宜相对湿度70%以上易发病。病斑大小与湿度相关:夜间饱和湿度大于6小时,叶片上病斑大且典型;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持续时间不足3小时,病斑小;昼夜温差大,结露重且持续时间长,发病重。在田间浇水次日,叶背出现大量水浸状病斑或菌脓。有时,只要有少量菌源即可引起该病发生和流行。西瓜细菌性角斑病由假单胞杆菌侵染引起。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种子上越冬,成为来年的主要侵染源。播种带菌种子,种子萌发时即侵入子叶,通过风、雨、灌溉水、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以气孔、伤口侵入,初在细胞间隙中,后进入到细胞内和维管束中。浸入果实的细菌沿导管进入种子。适合发病的温度为21°C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湿度越大,发病越重。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多雨、高湿条件下,低洼地及连作地发病重。西瓜角斑病发生条件:土壤留存菌源量、种子带菌;在温湿达到20度以上,形成侵染西瓜叶片,逐渐蔓延,为害整株。建立宅基地工作联动机制,相互通报情况,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宅基地用地规模指标、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信息共享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