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全国农技中心推荐,应急防治可施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氟氯氰菊酯等药剂,持续控制可施用白僵菌、绿僵菌、印楝素、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清晨或者傍晚喷药防治,避免中午高温阶段喷雾,喷药时对准作物心叶、穗部,注意安全用药,轮换用药。
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低龄幼虫九月上中旬进入高峰期,正是防治的有利时期。药剂防治,卵孵高峰龄幼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短稳杆菌、乙基多杀菌素等。根据初孵幼虫群集危害的特性,结合农事操作摘除初孵虫卵叶,捏杀卵块和虫窝,降低田间害虫。
生物防治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一种较好方法,尤其是各种寄生蜂,能够寄生在草地贪夜蛾的幼虫上。幼虫的自然寄生率可达到30%-70%,绝大部分会被茧蜂寄生,同时还有15%的可能被病原菌消灭。对于已育成的玉米品种,各种生物防治方法都能够抑制其种群。栽培措施非常重要,能够减少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提高作物的补偿能力。
贪夜蛾卵刚刚孵化成蚁虫阶段时,在草地使用10%氯氰菊酯乳油1200-1600倍溶液,或使用25%灭幼脲3号悬浮液药剂1600-2000倍溶液在叶面均匀喷雾,或使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200~1600倍溶液在植株茎叶均匀喷雾,或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溶液叶面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