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病原有哪些形态特征?

2024-12-17 12:27

茄子黄萎病苗期发病少,多在门茄开花坐果后开始表现症状,且多自下而上或从一边向全株发展。叶片初在叶缘及叶脉间变黄,后发展至半边叶片或整片叶变黄。早期病叶晴天高温时呈萎蔫状,早晚尚可恢复,后期病叶由黄变褐,终致萎蔫下垂以至脱落,严重时全株叶片变褐萎垂以至脱落仅剩茎杆。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凋萎病、黑心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之一。茄子黄萎病是土传病害,在茄子生长前期一般不表现症状,多在现蕾期才开始表现症状,所以常常延误防治时机,造成较大损失。病情自下向上发展,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黄斑,黄斑不断扩大和联合,颜色也不断由黄色变为褐色。发病初期病株在晴天中午萎蔫,早晚尚能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叶片变褐脱落,并不断由植株下部向上方发展,病株逐渐枯死。分生孢子有大小两型: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或长纺锤形,稍弯曲,无色,具2~6个隔膜,脚胞明显。小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单胞。厚垣孢子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单胞,顶生或间生于菌丝上。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