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绵羊对该病易感性高,山羊次之。新发区常呈流行性发生,老疫区则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临床上表现的特征为发热,下颌和咽喉部肿胀,胆囊肿大和纤维素性肺炎。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为主,尤以2、3月份最为突出。其原因在于冬季寒冷、草料缺乏,而春季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因而易发病。
羊链球菌病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绵羊对该病易感性高,山羊次之。新发区常呈流行性发生,老疫区则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临床上表现的特征为发热,下颌和咽喉部肿胀,胆囊肿大和纤维素性肺炎。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以冬春季为主,尤以2、3月份最为突出。其原因在于冬季寒冷、草料缺乏,而春季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因而易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