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染叶片正面的叶脉之间,产生色泽不同的死斑,扩大后成揭色或紫色,中部先死,逐渐向外枯死,斑点形状不规则。单独的斑点不很大,但数斑联合可使叶片大部分枯死。病斑出现后,叶片变黄,甚至脱落,也可形成穿孔。斑点背面往往出现粉红色霉,有时叶柄、果实也会受到俊染产生褐色斑。叶斑大而圆,正面亦可产生红色霉,严重时造成落叶落果。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叶脉间产生紫色或褐色的坏死斑点,同时在斑点的背面形成粉红色霉状物,后期随着斑点的扩大,数斑联合使叶片大部分枯死。有时叶片也形成穿孔现象,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叶片一般5月份开始发病,7~8月份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严重。防治措施:1)加强栽培,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2)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3)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4)谢花后至采果前,喷1~2次70%代森锰锌6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600倍液,大生M-45800倍液等,每隔10~14天喷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