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棉铃虫的化学防治方法是什么?

2024-12-14 08:54

棉铃虫集中在花生顶部为害嫩叶,应对准顶部叶片喷药。高效无公害农药品种及防治方法:含孢子量100亿/克以上的Bt制剂500~800倍液喷雾,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70%硫丹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深翻冬灌,减少虫源。通过深耕,把越冬蛹翻入土层,破坏其蛹室。结合冬灌,降低越冬蛹成活率。在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消灭部分一代蛹,降低成虫羽化率。种植玉米、高梁诱集带。田间结合整枝及时打顶,摘除边心及无效花蕾,并携至田外集中处理。相关药剂拌种,除地中的虫卵,深耕冻土,秋季烘土。棉铃虫的虫卵无法去除,后期需农药处理。当然,用转基因抗棉铃虫种子最好。花生田棉铃虫的防治方法:当棉田棉铃虫百株虫率一代为5~10头、二代为15~20头、三代25头时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以挑治为主,严禁盲目全面施药。棉铃虫卵孵化盛期到幼虫二龄前,施药效果最好。二代卵多在顶部嫩叶上,宜采用滴心挑治或仅喷棉株顶部,三、四代卵较分散,可喷棉株四周。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棉花嫩尖、花蕾、花和青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化学防治二代棉铃虫发生期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40~60毫升/亩喷雾防治;三代棉铃虫可用40%辛硫磷乳油50~100毫升/亩、40%丙溴磷乳油100~150毫升/亩等喷雾防治;四代棉铃虫一般危害不大,可酌情防治。释放赤眼蜂减少田间幼虫量。次放蜂时间要掌握在成虫始盛期开始1-2天,每一代先后共放3-5次,蜂卵比要掌握在25:1,放蜂适宜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种植玉米诱集带诱杀成虫,降低成虫量。棉铃虫白天喜欢潜伏在玉米的心叶内,在花生田周边或田内。安装性诱剂诱杀雄成虫。性诱剂是采用生物调控的方法治虫,性诱剂本身能诱集雄成虫,减少田间雄。在棉铃虫爆发成灾地块,控制害虫的发生离不开化学农药,经过几年的筛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