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鞘腐败病多发生在孕穗期剑叶叶鞘上,剑叶叶鞘初现暗褐色小斑,边缘较模糊,多个病斑可连合成云纹状斑块,有时斑外围现黄褐色晕圈。严重时病斑扩大到叶鞘大部分,包在鞘内的幼穗部分或全部枯死,成为“死胎”枯孕穗;稍轻时则呈“包颈”半抽穗,籽粒灌不上浆,形成大量秕粒。潮湿时斑面上呈现薄层粉霉,剥开剑叶叶鞘,则见其内长有菌丝体及粉霉。水稻叶鞘腐败病症状易同纹枯病混淆,但不同之处在于:纹枯病病斑边缘清晰,且病部不限于剑叶叶鞘,病状特征主要为菌丝体纠结形成的馒头状菌核。水稻幼苗感染叶鞘腐败病后,叶鞘上出现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水稻分蘖期染病,叶鞘上或叶片中脉上初生针头大小的深褐色大片病斑。水稻在孕穗至抽穗期染病,剑叶叶鞘先发病且受害严重,叶鞘上生褐色至暗褐色不规则病斑,病斑初为暗褐色小斑,边缘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