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立枯病防治措施有哪些?

2024-12-07 23:52

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3%的40%甲基立枯磷乳油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实生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种植大豆。低洼地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

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防治方法:

1.整地理墒。

①实施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

②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灌好底墒。

③选取抗病品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有效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④按要求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2.肥水管理。

①根据苗情,及时施肥,保证NPK比例匹配合理,同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

②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雨后注意及时排水。

③在花蕾期、幼荚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可强花强蒂,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授粉质量,促进果实发育。

3.药剂防治。

做好监测,发病初期,按植保要求用针对性药剂加新高脂膜进行防治,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效果较佳。

大豆立枯病的防治,首先可以在选种时选择具有抗病效果的品种。其次,在种子播撒前加入药剂,如甲基立枯磷乳油或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最后,大豆的种植宜选择排水好且干燥的地段,低洼地段应垄作或深沟种植,适合密集种植,以免湿度过大,不利于豆苗生长。要根据地表湿度和气温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

推荐文章